【AD】西南地区各大品牌古筝批发/零售,出厂价拿古筝,正品保障!另有古筝培训。微信:nfqz66
琴友:请教龚老师怎样看待外国乐曲在古琴上的演奏?
龚一老师:我们考虑的不是中外音乐的区别,而是看乐曲是否适合古琴演奏。应称其为移植,而不是打谱。移植有两条原则,一是符合原曲风貌。如钢琴的乐曲《致爱丽斯》,音较高,线条流畅,在古琴上演奏并不适合。二是古琴器乐化。我们要用古琴的技法特点,如和音、走音、掐撮三声、带起、掩、滚拂等多种手法进行综合运用。
琴友:龚老师的演奏风格音色非常干净,弹琴时入指较浅,上下振动合理。如果学琴的人手指指尖向上突起,如何规避手指条件上的问题?
龚一老师:器乐演奏有一个前提是生理条件适不适合,如果指尖的肉头很厚,作为专业学生,不是很适合弹古琴。我们对于指甲有两条标准:指甲两圆,即竖圆和横圆,加上指甲有一定的厚度,若具备这样的条件,不弹古琴都觉得可惜。条件不够的人,玩玩可以,但不要作为专业学习。45度运力方向不是我的发明,是演奏古琴所需要的力度,是这件乐器的结构决定的。有人提出,90度不行吗?其他角度不行吗?行或不行,你试试一弦到六弦的勾便知。琴弦(振动体)和岳山(传导体)二者如何紧密结合才能真正起到传导作用?两者不能隔离,都是从学科最基本的物理本质和乐器的结构原理出发进行分析。
琴友:现在很多新曲目很多都很好听,高音区借助其他指法拓展了古琴的表现力,越来越多的曲目也在追求速度化,但古琴是无码乐器,高音区并不能表现很好的音色,您怎么看待?
龚一老师:古琴的九徽到十徽是一个大二度,Re到Mi的距离约为9.5公分,这样的长度要进行快速度演奏是不大可能的。若是极其快速的乐曲,又是横向的走音,那么这样的安排是因为对古琴结构不够了解造成的。古琴上有快速的演奏,比如,运用竖式音阶时,速度是会提高的。但速度快了以后,与其他乐器的不同在于,古琴音色余音袅袅,时值较长,旋律的清晰度会受到影响。另外,是偶尔用还是大篇幅用,偶尔可以有,但应注意篇幅。这些方面还需要我们做更多的尝试和摸索。
另外,就琴曲的创新而言,六十多年来,舞台上常见的琴曲不过十首左右,其数量大大落后于社会文化发展的需求。这时候,有人指责新创作不适合古琴,这种说法似乎可以再缓一步。对于新创作的方向,应该给予肯定;而对于某一首新创作琴曲该如何评价,则是可以充分展开的。
琴友:是否应该使用多种乐谱来进行古琴的教学?
龚一老师:记谱法的作用是什么?比如,文字谱《幽兰》,全长44句,共10分钟,记成了一本像一本书的谱子,这是古人的功劳、定力和耐心的成果。打谱,记录了每一个音的走动。虽不标注音高,从减字里能够知道,音上到哪个位置,撞一下,再退回去,回去以后再退复。这些都是音高,不能简单地只是翻出来,其中是有规律的。
文字谱和减字谱都是古人的智慧,是记谱法,其功劳自不用说,我专门有文章对减字谱的历史功绩和局限性进行过说明。
我的看法,如同电脑输入,无论使用五笔还是拼音,应讲究效率,一篇文章五分钟内打完,不必太在意用什么输入法。记谱法的使用也是同样一个原理。用什么谱子教学,取决于个人的选择。我的学生小时候学习古琴时,看着减字谱即要视奏,要求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。减字谱是备忘性质的,但如果备忘到依赖性的程度,没有减字谱就不能弹琴的现象是不正常的,这阻碍了琴学的发展,回到了最原始的状态。我们应当从《渔樵问答》、《忆故人》、《梅花三弄》这些古曲中去梳理和总结减字谱指法的规则,这样是最科学的。
琴友:初学者刚开始学琴时应该注意些什么?古琴的音色怎样能弹得好听?
龚一老师:初学者刚开始学琴时,应该强调的是操作方法的正确和基本功的扎实。触弦点和运力角度45度这两个问题掌握好了,必然会得到更好的音色。
琴友:能否请龚老师介绍一下管平湖的《广陵散》的记谱用的是什么律制?
龚一老师:在《广陵散》中,我们看不到“十徽八”和“七徽九”的记录,因为它是用纯律来记谱的。谱子上在记录“十徽八”时,只标“十一徽”。我们目前都是用三分损益律(五度相生律)来定弦,这样也可以弹,不过是将“十徽八”移到“十一徽”而已,仅微微乎之差别,几乎不影响听觉。又如,在《龙翔操》中,“五弦九徽”和“一弦十一徽”(两个泛音)的差别只是极个别的不同,偶尔一次出现。如果将定弦全部改成纯律,这个问题也能解决。钢琴用十二平均律,伴奏的小提琴用五度相生律,两者之间照样可以合作演奏。
琴友:《广陵散》有着陕北音乐的特征,《潇湘水云》有古代楚地民歌的风采,有没有民歌中古琴曲的来源?
龚一老师:认为《广陵散》具有陕北地区音乐的风格是几十年来古琴理论家的说法,这还有待研究。至于《潇湘水云》、《泛沧浪》、《欸乃》,都有相关音乐素材,音乐内核都有相似之处。相传,《潇湘水云》、《泛沧浪》等琴曲都是郭楚望所创作。如果郭楚望被认为是浙派这个结论是确定的,那么,为什么浙派的琴人创作的大都是楚地风格的乐曲呢?
我们应多收集像《挑担茶叶上北京》这样类似的民歌。对于民间音乐的共性特征。对这些抽象的问题进行概括,要找到其真正的历史痕迹,还需多下工夫。
鸾鸣琴筝社:www.mingqinwang.com